教研天地
教師學習資料(五)----導學案設計的行動原則
時間:2017-04-06    瀏覽:2760


    1、主體性原則。導學案設計要本著“學習主體,教師指導,問題主線,創新主旨”的教學基本原則出發,這是導學案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2、目標性原則。目標導向性告訴我們它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也是導學案設計的核心要素,還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
    3、導學性原則。導學案的突出特征就是“導學”,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導學案設計中,學法線應貫穿始終,如導學案的使用說明、學法指導、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貫穿在導學案設計內容各個模塊,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導學案設計,應在學法指導上狠下功夫,教材和問題只是例子而已。
    4、合作性原則。合作性原則,不僅僅體現在合作學習(“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上,還體現在導學案的師生合作(如學生可以參與設計學習情境,參與討論探究,參與查找資料,參與對文本的質疑等)上。
    5、探究性原則。導學案設計提倡“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問題探究化,問題情境化”。為此導學案設計要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內容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分層探究,有序引導,逐步生成,要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疑,來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以及對教材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
    6、情境性原則。情境之于知識,就像湯之于鹽。知識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真正被吸收、內化。創設情境要突出情境的生活性(真實性)、探究性、情感性、趣味性。要強化“情境中的學習”。但是并不等于要將所有的問題都放在情境中去學習,這也是不現實的。
    7、層次性原則。導學案設計的層次性原則,具體體現在:分層設計學習目標,分層設計探究問題,分層設計學習程序,分層設計展示板演,分層設計評價標準,分層設計達標訓練,分層設計檢查反饋等方面。
    當將一個標準班額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要求平均分小組時,每個小組就成了一個班級的縮影,我們研究全班學生的問題又可以歸納為三個層次或四個層次學生的問題,達到分層學習甚至是自然分材性學習的良好效果,是小組式合作組織形式優勢性內涵的精髓所在。
    8、實用性原則。從含義來講,導學案是集教師的“導”案、學生的“學”案、“練案”(分層次的訓練)、糾錯和綜合性評價于一體的導學性文本,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價值。
    實用性具體體現在:一是科學性。是以學生學習的三維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二是直觀性。在模塊設計上一目了然,環節要求上明確具體。學生很清楚每個環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三是針對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分層次的導學案。四是適度性。題量適中,問題適度。學生自學以30分鐘左右為宜。在訓練題目的設計上,杜絕“題海戰術”,不出偏題、怪題、過難的題目。五是實效性。比如要在學習小組建設、課堂評價、教學組織管理、質量跟蹤反饋、校本研究等方面做好做實。
    9、規范性原則。導學案雖然具有學科特點,但各科又有普遍性規律。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從導學案設計的基本流程、導學案的題頭設計、基本模塊、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可以達成基本統一的規范設計。這樣也便于教學管理、開展集體備課、導學案管理和檔案建設。
    10、創新性原則。創新并非特指必須有創造性的成果和發明創造,這個當然好,但更主要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個性。
    附:保證學生學習高效的五點必要條件
    第一:當學生發現所學知識的現實意義時,學生學得深刻。
    第二:當學生已有知識被激活并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時,學生學得深刻。
    第三:當向學生展示新知識的全貌時,學生學得深刻。
    第四:當學以致用時,學生學得深刻。
    第五:當新知識整合到學習者實際生活時,學生學得深刻。

0
恰同學少年 相聚鳳華學校
聯系電話: 0356-2227188
晉ICP備05000609號-1
国产萌白酱在线一区二区,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一区二区欧美视频在线,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级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午夜国产福利看片 | 亚洲AV综合AⅤ国产AV综合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