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大周主題班會讓《愛“飛”吧》 四、應對基本策略 政教處
一、什么是早戀:
通常意義上是指發生在生活、經濟上不能完全獨立,同時又比法定結婚年齡小很多的青少年這一特定群體里的戀愛行為,如中小學生的戀愛就是屬早戀。
中學生時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個身體發育的高峰期,第二性征也開始出現了,我們喜歡用“花季雨季”來描繪這一年齡階段,這個時期男女同學生理上心理上都發生了變化,使彼此之間產生了好奇和好感,不由自主地去接觸異性、了解異性,或者想取悅異性,以獲得對方的青睞,又或者會互相吸引、互相仰慕對方,產生愛慕之情,這屬于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可是這不成熟的單純的幼稚的愛慕之情不是真正的戀愛,它就象天空中的云彩變幻莫測,正如徐志摩《偶然》詩中所描寫的一樣,轉瞬間會消滅了蹤影,請欣賞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需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二、高中生早戀的原因?
青春時期的高中生,正處于生理成熟和心理發展的階段,自然有對異性的愛慕之心,再加之社會上大量言情的影視、畫刊、小說充斥學生的視野,所以校園里出現早戀現象并不奇怪,尤其是臨近畢業的文科班,由于愛好文學的人多、女生多,更是早戀的高發區。高中生“早戀”原因有以下兩種。
(一)、學生個體因素的影響
異性間互相吸引是高中階段青少年生理發育過程中一種正常的心理、生理需求。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生理發育的成熟,他們開始對異性同學產生趨向心理,希望得到他們的關注和愛慕,并在自己的心中開始編織愛情之夢。
(二)、外部環境的影響。
1、電視、電影、網絡、書刊等外界媒體傳播了現代西方的一些道德觀、貞操觀、戀愛觀對學生的影響很大。
2、家庭的影響,有些家長忙于工作,應酬、生意或玩樂,對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忽視了對小孩的正確管教,使他們缺少溫暖、缺乏正確的心理輔導,孩子感到孤獨,加上學習壓力很重,他們渴望有人陪伴他們,了解他們,尤其是一些單親家庭的子女,對感情的渴望更強烈一些,由于異性間的情感具有互補性,因而易于互相取得依附、恢復心理平衡。
3、同學的起哄,有些同學愛搞“惡作劇”,故意起哄或中傷別人,說“誰和誰是一對兒”。久而久之,便使某某同學成了迷路的羔羊,覺得像有那么一回事。
三、早戀自我判斷標準:
1、有反對對方與其他異性交往的心理;(排他性)
2、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受;(依戀性)
3、有對方什么都好的感覺;愛屋及烏,情人眼里出西施。(模糊性)
1、處理者要以理智的頭腦對待男女同學間的交往
中學生之間異性交往通常可分為三個階段:
(1)正常交往。(2)頻繁交往。(3)雙方確立戀愛關系(早戀)。正常交往是以異性同學之間的友情為基礎的,群體交往為主;頻繁交往是在友情中摻雜愛情的成份,友情的成份多一些,早戀則是以異性之間的愛情為基礎,即發展為一對一的感情。應該看成是青春期發生的正常現象,要尊重他們的情感,理解他們的處境和心理感受。
2、一旦發現確是早戀,有幾種基本的方法可供借鑒。
A、正確看待男女交往的問題,提高精神生活的品位和格調。通過郊游、舉辦晚會等創設一個健康的男女交往的氛圍,克服焦慮、恐懼、煩躁不安、自責、自卑等心理障礙,女生在與男生交往中要做到自尊、自愛、自重、把握分寸,同時要學會區分友情與愛情的界線,了解愛情的含義,愛情所包含的義務和責任,學會正確處理友誼與愛情,學習與情感的關系,懂得約束感情,克制沖動是高尚的美德,從而增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還可以培養自己樹立遠大的理想,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即使有較親密的異性朋友也不會做出出軌的事。
B、注意力轉移法。通過參加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如:文藝演出、藝術節、科技節及各種社團活動,使自己對異性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心理能量得到釋放。避免自我封閉的單相思,或不著邊際的憧憬,另外還可以多看一些書籍,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從眾多的精神食糧中吸取豐富的營養、陶冶自己的情操。
C、冷凍法。允許自己將感情暫時封存起來,等到條件成熟時再“解凍”。告誡自己現在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不管是單獨或集體活動,任何人都不要搞小動作,不偷偷談戀愛。彼此在一起只談學習與工作,如果有一方作出試探姿態,另一方應立即疏遠,保持距離。
D、要將早戀的危害弄清楚。(1)影響學習和智力的發展。早戀同學往往認為同學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是件好事,可在學習期間處理好這事是不容易的。當個人感情超出同學關系的界限時,必然引人注目,疏遠同學和集體,難以為大家理解和接受,且不說自我壓力,僅輿論的責難、紀律的約束、離群的孤獨等精神壓力,就使人難以承受,不能不影響學習,另一方面卿卿我我,情意綿綿會使你書看不下去,作業做不下去。
(2)有失足失身的危險,由于中學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沖動,抑制力較差,很容易出現越軌行為。一旦出現越軌行為,將會給女生帶來嚴重的精神創傷。
(3)愛情發生變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婚姻和幸福的看法尚未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異性的看法也會發生變化,同時,他們尚未取得一定的社會和經濟地位,還無法為對方承擔責任和義務。因此,此時,戀愛大多數是失敗的,很難有幸福的結果。
五、如何建立起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異性關系?
1、自然交往。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順暢,既不過分夸張,也不閃爍其辭;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系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體現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像建立同性關系那樣建立異性關系,像進行同性交往那樣進行異性交往。同學關系不要因為異性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適度交往。異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處,應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既不為異性交往過早地萌動情愛,又不因回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當然,要做到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有時也并不容易,建議你只要做到自然適度,心中無愧,就不必過多顧慮。
3、真實坦誠。這是指異性交往的態度問題,要像結交同性朋友那樣結交真朋友。
4、留有余地。雖然是結交知心朋友,但是異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無顧忌。比如談話中涉及兩性之間的一些敏感話題時要回避,交往中的身體接觸要有分寸等。特別是在與某位異性的長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雙方關系的程度。
六、詩歌鑒賞《妙齡時光》
不要輕易去愛
更不要輕易去恨
讓自己活得輕松些
讓青春多留下些瀟灑的印痕
你是快樂的
因為你很單純
你是迷人的
因為你有一顆寬容的心
讓友情成為草原上的牧歌
讓敵意有如過眼云煙
伸出彼此的手
握緊令人歆羨的韶華與純真
年輕的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要把握住青春,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輕易去愛,把我們的愛珍藏心底,把我們的愛化作純潔的友情,更不要輕易去恨,讓自己活得輕松些,讓青春多留下些瀟灑的印痕,這才無悔青春。
七、寄語:
愛需要學習、愛需要能力、
不是所有人都會的。
與其匆匆步入愛河,
不如靜靜等待成長!
八、切記:
天涯何時無芳草,
何必非要現在找。
本來學業就很緊,
況且年齡又很小。
各班根據以上材料,在班內組織一次關于早戀的主題班會。班主任要正面引導學生,怎樣處理好男女交往,不要因為早戀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和前途。對以前沒有處理好男女關系的學生要單獨談話,早干預,讓其盡早明白早戀的危害,投入正常學習和生活中。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