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紛紛擾擾,我們亂亂糟糟。人與人之間相連于是有了大千世界,他們在織著一張名為“人際關系”的網,有人悉心經營,有人混混沌沌,更有甚者開展了“糊弄學”,借此來暫時麻痹自己,以“偷得”一方安閑。
糊弄于世又是否能糊弄一世?答案是否定的,“你欺騙著生活,生活也會同樣欺騙你”,一句問候,一些抱怨,于你可能只是一堆廢話,一場鬧劇。但換個角度來說,她之所以對你傾訴,是因為在她心目中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傾聽者,你是一個對她而言想要依賴的對象,一個比較重要的人。誠然,每個人都有其自由,敷衍一場又未嘗不可,一切看起來都好似相安無事,自認為演技高超,實則又哪里有著絕對的完美,拙劣的,不高明的小丑想要“糊弄”觀眾,最后成為跳梁小丑的往往還是他自己,于是,虛偽過后真誠也便蕩然無存了。久而久之,當敷衍成為常態,當糊弄變成賣弄,人與人之間那張網也會隨之逐漸脆弱,漸行漸遠,失去后悔,破鏡重圓又何嘗容易?
糊弄于世,忽略一世,世間一起皆有輕重緩急之分,放棄一些“不重要的”似乎也無可厚非。可是,“破敗中也可能藏著嬌艷的花”,倘若一代大師蕭伯納對他觀察行人的任務糊弄,又如何描繪真實?又何以成就他?再者,魯迅先生面對萬家燈火,發出“人間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不妨大膽假設一下,萬家煙火中也有著小人物的不平凡,那這又是否可以看成是魯迅對生活的暫時糊弄,如果他忽略吵鬧,深入挖掘那些悲歡的背后,又是否會有新的佳作?我們可能糊弄得太多,忽略的太多,走馬觀花的最后結果終究還是遺落。我們是否應該真正的認真的去對待這個世界,摒棄雜念,以真誠對真誠,用一腔熱忱去換一片花園,又何嘗不是美好?生活太快,糊弄常在。那就請你慢下來去生活,逃離糊弄,美好會與你不期而遇的。
171班劉芮希
指導教師:李舒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