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開學教師培訓感悟 高中部 王靜麗 9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致開學的中小學生寄語中提出:“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句話恰巧與我校組織本次開學培訓活動的意圖相契合。 培訓期間,無論是校領導對學校制度、教學工作部署的高屋建瓴,還是董云校長、武書記細致的專業指導,都讓處在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我校優秀班主任、骨干教師們的傾囊相授,也為自己僵化的思想注入了汩汩活水。張天遠老師治班的“虛實”藝術、周道輝老師的獎賞制度、車艷青老師的“嚴”“愛”轉換、陳金鳳老師的睿智幽默、趙莎老師的閱讀習慣、李舒娟老師的分工協作、李育英老師的常規落實,無一不讓我受益匪淺,無一不是我今后工作的參考寶典。他們的周到細致、他們的辛勤耕耘,讓我敬佩又倍感慚愧。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日常工作中的很多問題,也讓我全方位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這個秋天,對于合作辦學的鳳華來說,是一個新契機;這個秋天,對于教材大換的語文學科來說,亦是新挑戰。面對新課改、新教材、新征程,教師隊伍必須全副武裝自己。當然,全面武裝也得從系好第一粒口開始。 要想系好開學的第一粒扣,就必須在思想上與時俱進,跳出窠臼。 1. 教師要認識課改的必要性,努力克服畏難情緒、應付心理,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為主,學生配合”的教學理念。以激情課堂、細化課堂為目標,以“提出——發現——聚焦——分析——解決”問題為主線,認真研究、深入理解“導——學——議——展——理——用”的激情六環教學模式。積極嘗試入模,爭取歷練得模。 2. 代課老師應協助班主任加強小組建設。多位班主任分擔,多與班主任交流本班學生情況(尤其是負責小組的情況),為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合格的導師。 要想系好開學的第一粒扣,就必須在教研上下足功夫,以“實”為“新”。 1. 認真研究本學科的新課標,以課標研判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2. 積極采用“個人五備”、“集體五定”“流程五步”的“三五”模式。 3. 嘗試采用主備教師模擬說課、輔備教師積極評課研討的備課新模式。 4. 依據“不看不講”“不議不講”“不練不講”的原則編寫導學案。 5. 更多的預設學生的生成情況,并想好應對方案。 6. 細化每一個教學環節時間,爭取將教研落到實處、落到細處。 7. 團結組內成員,調動發揮各組員的優勢,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享資源。 要想系好開學的第一粒扣,就要在課堂上撒下種子,用愛耕耘。 1. 上好第一堂課,則能讓種子更快的生根發芽。語文的第一堂課應講清語文作為基礎學科的地位,引領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再從聽、說、讀、寫、思、行等方面事無巨細的樹立學生規范意識,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是盤活一節課的關鍵。老師要充分的相信、解放、發展、幫助學生。全程關注并客觀的做出評價、激勵,用愛耕耘課堂,才能碩果累累。 要想系好開學的第一粒扣。就要讓自己終生學習,不斷進步。 1. 決定自身成長的不在于工作年限,而在于永不止步。面對新形勢,不學習就意味著被淘汰,停止學習就意味著被超越。多讀書、多培訓,是成為一個合格老師的必經之路。 2. 微課題研究并非深不可測,將自己日常教學點滴加以記錄、整理、反思,終能匯集成課題成果。李麗霞老師的寫作習慣值得每一位語文老師銘記、效仿。 “萬事開頭難”。如能系好開學的第一粒扣,我們就能向“教學管理有成效、學生狀態有變化、教師面貌有改進、教學成績有提高”的四有教師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