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教育教學案例: 第二.案例是教師記錄自己教學生涯的最佳選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里里,有許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適合寫成論文,也不想記成流水帳,那么撰寫案例不失為一種選擇.案例不僅敘述了教學行為,也記錄了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經驗,教訓.它是個人的教學檔案和教育史,有獨特的保存和研究價值. 第三.案例是進行教學交流和研討的最好方式.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對故事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案例十分適于用來進行交流和研討,可以成為教研活動和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就這些問題和想法開展交流討論,對教師提高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2012.12.10.
教育教學案例是從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實例,在被描述的具體情境中包含一個或者多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同時 也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有具體情境的介紹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論思考和對實際活動的反思。
美國學者漢森認為案例是對真實事件的描寫,“其中所包括的內容足以引起大家思考和爭論的興趣,且富有啟發性”。概言之,教育教學案例是對一個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或者事件的記錄與再現、反思與探討。
教育教學案例是含有問題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學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能夠成為案例的事件,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正因為這一點,案例才成為一種獨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
二,案例的寫法:
從文章結構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每篇案例都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么問題、想提供什么經驗或教訓。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并確立主題。案例的主題常常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實際教學活動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關。
(3)細節。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么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了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作為一個能夠提供借鑒的教學案例,既可以是教學活動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學實踐活動中遭遇過的失敗,前者可以提供經驗,后者可以提供教訓,都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4)結果。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 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的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于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對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差生”轉化的事例,我們可以從教學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能夠引起人的共鳴,給人以啟迪。評析可以是自評,就事論事,有感而發;也可請專家點評、將故事蘊含的道理深化。
撰寫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不僅應當有對事件的描述、有解決問題的技巧,還應當有恰當的理論作為支撐,蘊含一定的教學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案例素材的收集必須以一定的理論為基礎。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寫案例的作者應當能夠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定的經驗教訓,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教育教學案例具體撰寫時結構可以靈活多樣,并非要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過程——案例反思”、“課例——問題——分析”、“主題與背景——情景描述——問題討論——詮釋與研究”等等。
三,教育教學案例的作用:
第一.案例是總結教教育教學經驗的有效形式.有經驗的教師談起自己的教學經歷,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體會.因此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哪些教法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為什么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反思,提煉并明確有效的教育行為及其理論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實踐.
案例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用于指導實踐,但不少教師總覺得理論與教學實際有相當大的距離,難以與之掛鉤,不如學一些具體方法來得實用.因此在教育實踐中,憑經驗,憑感覺行事的情況并不少見,最終也影響了教師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而教育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教師教學理論與教學實際相脫離的不足,它像一道橋梁,把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許多教師對教育理論學了不少,但這并不一定表明已經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過案例的形式學習運用教育理論,可以有效地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
案例是教學問題解決的源泉。通過案例撰寫與學習,可以促進每個教師研究自己,分享別人成長的經驗,積累反思素材,具有“小故事,大智慧”的功效。在實踐中自覺調整教與學的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
案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學校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典型事例和疑難問題,案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的行為、態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例證。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行為與藝術的記敘,以及對該個案記錄的剖析、反思、總結。案例不僅記敘教學行為,還記錄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及靈感,反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想法、思路、對策等。它既有具體的情節,過程,真實感人,又從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藝術的高度進行歸納、總結,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諦,予人以啟迪。運用案例培訓教師,可以將聽講式培訓導向參與式培訓,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讀的過程中,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教師寫教育教學案例不僅是提升教師素質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校本教研的最好形式之一,而且學校將教師隊伍中的優質案例集結成冊還是對本校教師進行培訓的最好教材。
四,學校的要求:
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個學期至少上交一篇教育教學案例,倡導每一位教師只要有靈感、有素材就及時寫案例,隨時向學校遞交優質案例。學校每個學期評選一次優質案例,并獎勵優質案例的寫作者。學校將擇機將優質案例登載于《鳳華校報》、推薦給有關報刊或者集結成冊出版。在此,對教師所寫的教育教學案例提出兩個最基本的要求:第一,必須是真實的(案例就發生在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工作中)。第二,必須是典型的,具有啟發、教育意義。要結合我校開展的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來寫。
另外,上交教育教學案例最好用電子版的方式(老教師也可以用書面方式)。
教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