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我注重的是把握大原則,掌握大方向,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地學習、生活的能力。我并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并沒有省略。我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我強調孩子要能從“他律”走向“自律”,從“要我學”走向“我要學”。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后面的內容。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并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不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 初中階段是孩子的“逆反”的階段,逆反是青春期孩子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應該冷靜處理,不和孩子“頂牛”,多和孩子溝通,這樣逐漸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我很重視。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家里給他們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我兒子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地走到了電視機前,我就糾正他,他馬上就指斥說:“你也老是天天上網,一玩就老長時間,眼睛也要看壞的。”面對孩子的質問,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了,你也應該改正吧!”這時,孩子會欣然的接受建議。平時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讓他多鍛煉,既強身健體,又愉悅心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興趣出發,讓孩子樂學,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后再給他的興趣去點溫加油。有時候他考試的分數少了,他會覺得不開心,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去嚴厲的批評他,有時候幫他找找原因,有時候提醒他應該怎樣去做。所以,他從來不會因為考試分數少不敢告訴家長。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細心、用心、耐心。讓他們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