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父母將永遠是孩子的老師,你們對孩子的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你們不僅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者,而且也是參與者。在此,也向各位家長提出幾點建議和希望:
一、讓孩子遠離網吧,重視他們的養成教育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絡對青少年成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據調查,我國3000多萬網民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占了80%。雖然公安部嚴格限制未成年人進網吧的時間和地點,但很多網吧老板卻因為私欲而將其忽略。由于網絡的普及,青少年兒童可能接觸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較多。特別是網絡聊天和網絡游戲的確對孩子有著非同尋常的吸引力,在游戲中,他們可以找到平常無法體驗到的快感,玩物喪志這句話用在網絡中非常適用,對未成年人上網的管制和監督就成為家長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一旦迷戀上網,后果可能不堪設想,如成績急劇下降、表現變壞、對家長冷漠、早戀現象和暴力現象的發生等等。而家長忽略了對其青春期的思想波動進行引導。而一旦從孩子的日記、書信中發現了問題,往往勃然大怒,甚至動手打孩子,使問題復雜化,加大了處理的難度。有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兒童在接觸網絡時,多數情況是進行交友、聊天和影視娛樂,有些人被算卦等帶有迷信色彩的網站所吸引,還有少數人接觸所謂“黃色網站”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實際上對青少年兒童來說是非常不適合的,特別是青少年,由于他們的好奇心致使很多在校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中央電視臺曾播過一篇題目為《雙城的創傷》的新聞報道,講的是一群農村學生,短期內連續有6個孩子喝農藥自殺,原因一是父母與孩子交流太少,不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受一些非法出版物,小畫冊,卡通動畫,網絡游戲的影響。特別在網絡游戲中,他們參與了游戲就好像身臨其境,期間不知死了多少回,又活了多少回,所以孩子是不怕死的,記者問曾自殺但經搶救復活的孩子,死亡是什么,孩子回答:死亡便是睡著了,可以再活回來。就像游戲,死亡了,可以再來一局。
所以希望家長監督學生課余上網吧、游戲室、看課外讀物等現象。更要注意孩子與其他人交往,星期天除了做作業外的行為,及時發現苗頭加以制止。
這里我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位同學中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高中,并在高一結束時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但在暑假時禁不住種種誘惑,開始出入網吧,后來發展到夜不歸宿,家里開的代銷店也隔三叉五地少錢,到校后經常打架斗毆,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校方一再教育都無濟于事。幸好他有一位好父親,一年半的時間堅持每天早中晚接送,并在孩子的書房里焊接了對講機,對孩子做到了全程監控,經過家長的不懈努力和學校的積極配合,終于孩子考上了武漢某重點大學。當然,這位父親的做法值得我們商榷,但這一現象卻要引起我們廣大家長的深思。這里我們也希望家長們對子女一要關心愛護,二要溝通理解,三要監督管理。
二、關注心理,確保健康
近年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未成年人自殺事件和吸毒人數呈上升趨勢。由于家庭因素、學習壓力和社會上的壓力,未成年人心理問題日漸突出。如2004年10月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云南大學生化學院2000級學生馬加爵在云南大學連殺4名同學)以及2004年10月和11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僅南京當地的媒體就報道了11例中學生自殺事件。08年暑假開學不足一周時間,僅上海市就有4名中學生因種種原因跳樓自殺。這一幕幕中學生自殺事件,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家長的百依百順,而在外界一旦受挫,很容易采取偏激的做法,或者完全封閉自己,產生抑郁癥,讓孩子多融入社會,多接觸社會,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生活,才是解決之道。
現在的很多家長,如果知道孩子犯錯,哪怕是很小的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怎么教育孩子面對錯誤,正視自己,而是想辦法幫助孩子逃脫懲罰,逃避責任,或者聽之任之,只要學習好,別的什么都不管了。
未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幾乎都是家庭造成的,進而言之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每一個孩子剛生下來時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獲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變得迥然不同。沒有天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優秀孩子出自優秀父母之手,而問題兒童多是問題家庭、問題父母的產物。
三、配合學校,嚴加管理
現在有一些不良現象,如上課打瞌睡,作業抄襲或違規使用手機,儀表儀容不規范,對老師沒有禮貌,言行舉止不文明等等。年級組、學校會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希望家長們配合。不管我們采取什么方法,如鼓勵表揚、談心、批評教育、處分、回家教育等等,一個目的就是為子女好,希望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改正錯誤,健康成長。希望家長們理解。再如督促子女遵守作息時間,主動與班主任、科任教師聯系。總之,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關心教育,等于關心孩子;關心孩子,等于關心自己。
四、希望家長對孩子要正確施教
中學階段既是孩子的思想迷茫、性格不定型期,也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這個階段孩子變化很快,變好、變壞都是瞬間的事。因此,希望家長要及時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現,及時進行疏導教育,把不良行為糾正在萌芽之中。在這里,我建議:一是要求從嚴,不能放縱不管,再忙不能誤了孩子。尤其是在節假日,在孩子離校后,更要嚴管。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放縱不管出禍害”。等到了社會變壞了,家長想管也管不了,甚至會成為整個家庭的負擔!當然,社會誘惑太多,要讓孩子遠離網吧、游戲廳,遠離暴力和黃色書刊,限制孩子看電視時間,要求孩子慎重擇友。當然,這里的“嚴”也要嚴而有度,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動不動就棍棒伺候。要發揚民主,經常與孩子溝通,平等交流,抓住孩子的思想,講清道理。二是要重視成人教育,教孩子成人,不能急功近利,只重學習,只重成績。一般來說,懂事的孩子,會做人的孩子,學習自然好,如果什么事都為孩子代勞,那么勤快孩子也會變懶,聰明孩子其聰明也用不到正地方,特別是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知識和道理去教育孩子,千萬不要用負知識、負道理去教育孩子。三是要抓住癥結,對癥下藥。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不同,所抓的重點也不同,如作為學校來講:七年級重點是習慣的養成,八年級重點是學習方法、防止分化,九年級重點是抓好復習。目前我校各年級的同學在學習上已到了關鍵時刻,請家長同志們要關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關注孩子的情緒。
五、希望家長能理解教師
我校教師隊伍應該說是一支業務水平精湛、教學水平較高的隊伍,而且工作態度都很認真,都很謹慎,都恐怕教不好孩子們,害怕成績上不去,背負著很大的工作和思想壓力,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備課、看作業、輔導學生,有的帶病上課,有的親人生病不請假,學校領導都為教師們這種精神所深深感動。當然,他們也都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點和不足,如有的可能工作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不當;有的性格可能急躁些,對孩子要求過高過急;有的由于忽略,可能對你的孩子關心不夠等等。因此,希望家長們一方面能及時與老師溝通,給他們提出改進意見,也可向有關領導提出相關建議,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歡迎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長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在孩子面前尊重教師的威信,千萬不能護孩子,即使教師做得不對,可以背后談,不要當著孩子面談,否則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
各位家長同志,讓我們攜起手來,齊抓共管,精心栽培,為創造他們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